浙里投試水眾籌40天 2項目已成功募資
據不完全統計,除河南、海南、內蒙古等少數地區外,各地已相繼成立29個股權交易市場
浙里投試水眾籌40天 2項目已成功募資
■本報記者 李冰 杭州報道
今年5月24日,浙江股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浙交中心”)低調上線了一個互聯網投融資平臺——浙里投,投資者可以通過該平臺對浙交中心的私募債、股權眾籌、固定收益產品等進行投資。雖然國內的股權眾籌入局者漸多,而由區域股權交易中心發起設立股權眾籌平臺尚屬首例。
浙交中心由浙江省金融市場投資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微博]、溫州市政府、財通證券、浙商證券共同出資組建,這讓浙里投互聯網金融平臺具有了天然的公信力優勢。
浙里投上線40天推出了一批項目,已有2個項目成功募集資金。未來,浙里投將借助互聯網的模式,推廣各類中小微企業小額融資項目,吸引更多的本地投資者參與。浙里投模式也引起了其他省市股交中心的關注,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各地已相繼成立了29個股權交易市場,如果浙里投模式取得成效,肯定會被其他股交中心模仿。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專程來到浙江省杭州市,對浙里投進行實地探訪。
7月2日,杭州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但浙里投內部繁忙的工作并未因此受到影響,當記者探訪之時,工作人員出出進進異常繁忙,浙交中心研究發展部負責人夏文蓉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早在今年年初,我們就已經商討這種模式,著手業務規則的制定和方案的論證,平臺原本準備4月份上線的,但為了等證監會[微博]眾籌業務規則的出臺,所以延后到5月底才上線。平臺設立的初衷很簡單,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當下,作為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越早介入互聯網金融越好,現在很多做股權眾籌的商業網站也會涉及到股權交易,我們若不及早介入,以后可能就會變得相對被動。”該負責人對記者表述。
后續將推民生類金融產品
據悉,浙里投平臺的業務范疇包括股權眾籌和固定收益類產品。該平臺目前擁有支持中小微創業創新型企業的股權眾籌板塊,支持中小企業、小微金融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發售板塊以及產品轉讓專區等三大板塊。
“目前為此服務的團隊有近30人,前期只是把金融放到互聯網上去做,整個盈利模式還處在摸索階段。”該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
據本報記者了解,浙里投目前推出了13個項目,其中12個為股權類項目,1個是固定收益類項目。股權眾籌類項目有普通股權的,也有私募優先股的。上線的項目涉及行業很廣,有醫療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傳媒、節能環保等,融資額從4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
“股權類項目的融資額度最多就是1000萬元。”該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比如龍門古鎮“歡庭”度假酒店項目,就是個股權眾籌項目,融資總額1000萬元,投資起始金額5萬元。“雪詩尼酒窖”則是一個優先股項目,希望以優先股的形式獲得的投資金額為500萬元至1000萬元。“融化漸凍的心”則是一個文化傳媒項目,這是中國首部關注“漸凍群”的電視劇,出讓60%的股權,計劃籌資408萬元,投資者5萬元起認購。
“目前已經有2個項目募集成功,客觀講,平臺的關注度還不夠,7月7日開始我們將有一款債權類權益產品上線,后續還會有很多民生類固定收益產品登陸平臺。”該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稱。
設立推薦人制度
記者注意到,浙里投的股權眾籌業務實行“推薦人制度”,眾籌項目需經推薦人推薦,且與之簽訂財務顧問協議,經浙交中心項目評審小組評審通過后方可在平臺上發布眾籌融資意向。未經推薦人推薦的融資項目,原則上不得在平臺上進行信息展示和眾籌融資。推薦人的角色定位,是眾籌項目開發、評估、推薦及投后管理的財務顧問。推薦人也可以是該項目的投資人(領投人)。
知名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家郭凡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侯表示:“民間信貸、小額貸款在江浙地區非常發達,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離不開融資平臺的支持,浙江設立浙里投的初衷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其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難題,達到盤活閑散資金、支持民營經濟的目的。同時,信貸領域的改革創新、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改革是浙江地區重點經濟工作,浙里投的設立能夠很好地配合金融領域的改革。”
郭凡禮對本報記者表示:“浙交中心若能成功試點,江蘇、山西、廣東等地可能會爭相模仿,以多種形式、多種體系來完善信貸體系、幫助中小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其中,江蘇復制的可能性最大,二者在經濟結構、民營積極活躍度、民間信貸總體規模、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非常相似,模仿成功的概率極高。”
他同時表示:“眾籌和P2P在我國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多家平臺的關停給市場造成了巨大負面影響,使得民間借貸、中小融資平臺信譽度大幅下降。官方平臺的設立不僅能夠使投資者、市場人士對新興借貸方式更加了解、提升信心,還能促進小額貸款行業規范盡快出臺,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天津及蘇州股權中心可能也有所動作。”業內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









